您的位置 首页 十二星座

清明节的来源

清明节的来历,你知道吗? 清明节的来源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此时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繁花盛开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祭祀扫墓、郊外踏青等风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逝去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历史悠久,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汉魏以前,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农谚。那么,清明什么时候成为一个节日的呢?追根溯源,清明节是一个整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一个大节日。


寒食节禁火、吃冷食习俗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禁火习俗的形成,民间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是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子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暮春,为不举火,谓之‘禁烟’,犯则雨雹伤田。”实际上,禁火的习俗早在周代已成形成,为怀念和祭祀介子推而禁火的说法并不属实。但这种说法在汉代以后传播渐盛,在寒食节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中影响越来越大。

寒食在“冬至”后第105日(别称“一百五”),所以寒食节一般是在清明节前一两日。如宋代苏辙的诗《新火》:“昨日一百五,老樨俱寒食。”宋代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诗句中都提到了寒食别称“一百五”的说法。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时间较长,以一月为期,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在唐诗中,有许多描写寒食节的诗歌,比较有名的,如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写出了唐朝宫廷过寒食的情景,按唐代的制度,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再如,唐代诗人韦庄的诗句:“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寒食禁火,清明日人们重新钻木取火“请新火”,故千家万户重新飘出烟火。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吃凉的食品。

风雅上巳节,曲水流觞、郊外游春

清明节的来历还与上巳节有关,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上巳节的历史由来已久,在上古时代,上巳节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春和景明,人们走出家门,集于水边,举行清除不祥的祓除仪式。“上巳”最早收录在汉初的文献里,《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论语》中亦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祓禊的情形,祓禊,就是到水滨去洗濯,去除宿垢,同时带走身上的灾晦之气,有祈福的意义。《后汉书》中有云:“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文中说的即是以流水洁净身体、让灾厄与疾病随水同去的一种风俗。

魏晋以后,由于当时社会中崇尚自然、纵情山水的风尚,上巳节祓除的意义大大减弱,而迎春赏游之意越发浓郁。到了魏晋时代,上巳节逐渐演化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临水宴饮的节日,并由此而派生出上巳节的另外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即禊饮。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写的一次文人雅士从事禊饮的活动:“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有了书圣的风雅前例,三月三这个官民游乐的好日子,更成了骚人墨客赋诗的好机会。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云:“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

曲水流觞,也叫临水浮卵。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曲水流觞称之为“流杯曲水之饮”。所谓“流杯”,也称“流觞”,就是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随波而下,止于某处,则其人取而饮之。水一般则要弯曲才行。《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魏明帝曾专门建了一个流杯亭。

值得一提的是,曲水流觞的风景要很雅,除了初期在自然的水边外,混合着自然的美景,魏晋以来由于文人文化的兴起,贵族多在优雅的庭院,庄严的宅院里,假亭山石,人工弯弯的曲水。人们整齐地正坐于草上席榻,好一点的摆上屏风,还有持扇的侍从,设有香炉等。

到了唐朝,上巳成为当时隆重的节日之一。节日的内容除了修禊之外,主要是春游踏青、临水宴饮。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写道:“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说的正是彼时上巳当日,长安城内男女老少盛服而出,在曲江畔宴饮、郊游的景象。杜甫的《丽人行》 对此盛况亦有描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由于上巳节的时间与清明相近,又都是在郊外举行的活动,上巳节的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活动开始是分头进行的,后来逐渐合二为一。上巳节郊外踏青的习俗也被整合到了清明节的习俗之中。可以说,清明节盛行的春游踏春习俗是继承了上巳节的传统。宋代以后至明清时期,清明节更为盛行,其后延续到了今天。

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节俗内容也更加丰富起来,同时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尽管因时代地域不同,节日活动也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不变的主题。除此之外,清明节还有插柳戴柳、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拔河、植树、斗鸡、射柳等活动。 通过祭祖活动,缅怀祖先,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本文重点讲:清明节的来源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

你可能喜欢

关于作者: z607.com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