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交测试

弟子规读后感500字

  无知是钦佩之母。——乔·查普曼

  偶然间,在网上看到有父母吐槽《弟子规》,作为一个热爱国学的妈妈,我深感无力,因为很久之前我也抱有同样的看法。

  

  对于这位家长的担忧,我表示理解且同情,我们对经典的误读已经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的问题了。

  今天,我们重新讨论《弟子规》,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好现象。

  首先,我觉得最根本的一点,是我们所有人都要正视《弟子规》。

  

  成书于300年前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它不是写给今人看的言情小说。

  它里边涉及的内容包括学习的重要性、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总叙当中包含七项内容,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即学文,属于智育修养。

  简单来讲,《弟子规》是教孩子讲文明、学礼貌、学会孝亲敬长的一部行为规范。

  有些孩子《小学生守则》都能背下来,为什么到了《弟子规》这里,就成了“精神鸦片”呢?

  家长正视《弟子规》,是消除偏见的第一步。

  你可以自己先读一遍。

  试试看会不会“污”了眼?

  如今,很多幼儿园、甚至是小学都要求孩子学习、甚至背诵《弟子规》,那么,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现代人学习《弟子规》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首先,作为八零后、九零后的父母这一代人,很少有人小时候学过《弟子规》,那为什么到了孩子这里,学校又要求背诵了呢?

  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弟子规》作为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远邪小、走正道的必备读物,在当今社会仍然有其普世价值。

  为什么这么说?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的小孩都很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不仅不孝顺,还常常和父母对着干,对此,专家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叛逆期”。

  古代的小孩有没有叛逆期我们无从知晓,反正现在的孩子从三岁开始到青春期,似乎一直都处于叛逆的状态。

  这一方面是成长的必然阶段,更重要的是与当今社会孩子的生活习性有关。

  现在的孩子小时候吃着肯德基、玩着网络游戏,长大后看着外国大片、崇拜着偶像明星,喝着可乐啤酒,高喊着“自由万岁”。

  他们一方面生活在网游和追星虚幻的自我陶醉中,一边又整天面对着身边的七大姑八大姨。

  “西式”生活并没有给孩子带来长久的满足,他们要求很多,家长战战兢兢供不应求、他们不懂什么是谦让,只认为所有好吃的好玩的都应该是我的。

  曾听过一个家长吐槽,家里生了两个儿子,从老二出生开始,两个孩子的关系就很糟糕,每次一见面就掐架,为了不让“战火”燃起,父母每人负责一个,尽量让两个孩子每天少接触、少说话。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孩子们读过《弟子规》,会怎样呢?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

  什么是善?秉彝之良谓之善。

  人生之初,始有知,则先识其母。始学语,则先呼其亲。

  孟子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所以,我认为:今人学习《弟子规》,除了让孩子从小学会礼仪规矩、举止规范,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高情商和为人处世的应变能力。

  非圣书,屏勿视。

  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

  圣与贤,可驯致。

  “开卷并非有益”、“人要有抗挫折能力”,这不就是古人朴素的辩证观和一个人生活所需要的全部勇气吗?

  

  《弟子规》当中: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这一句常常被很多人诟病,称落后思想害死人:父母都嫌恶我了,我还要孝顺。

  

  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理解的话,的确是这样,这不就是教人逆来顺受吗?

  可是,如果你看过《弟子规》,就知道它下面紧接着还有一句:“亲有过,谏使更弟子规读后感500字。”

  什么意思呢?

  如果父母嫌弃我,我虽然不能改变他的看法,但是,如果父母有过错了,我还是要通过劝说使他改正。

  那么,如何“谏”父母呢?

  

  第一步:怡吾色、柔吾声。

  和颜悦色,柔声低语。

  《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悦)则复谏。”

  第二步:号泣随、挞无怨。

  劝说父母即使遭到鞭打也无怨无悔。

  《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弟子规》中的这几句,放在今天来理解,确实有些费劲,因为古人都很重视“德行”的涵养,父母和子女意见相左,闹到了无可挽回的余地,父母嫌恶孩子,如果这个时候,孩子心里还能有父母,那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品质。

  父母有过错,一定是自身的德行修养出现了偏差,父母也是人,也有犯错的时候,这个时候,子女就要想办法在他心情好的时候劝说,如果劝说无效,或者又把父母给惹急了,即使这样,也不要怨恨他们。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等到他们真正转变态度的时候,父母也不会忘了孩子当时的苦心相劝。

  ?人都是在自我成长和彼此成就的路上变得越来越好,父母要对孩子有信心,子女更要对父母有信心。

  百行之首,以孝为先。

  最后,希望父母都能陪孩子读一读《弟子规》。

  良心写作、持续奉献优质好文,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分享关注!(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于作者: 周易天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