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处女座

喜耕田的故事

  5月14日,在蓬溪县文井镇青龙咀村的田间地头,蓬溪县禧德祥种植专业合作社正组织村民抢抓时节完成最后一部分秧苗的栽种。村民们一改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插秧模式,将育苗盘放在身边,手拿秧苗,一抛、一洒,一片翠绿的秧苗很快便分布在田里。

  

  “抛秧更省时、更轻快一点,比传统人工插秧快3—5倍。一块2亩大的水田,1个人1天就能完成,人工成本降了一半。”现场抛秧技术员唐清说,如今,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钱,青壮年劳动力不足,抛秧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劳动力,解决了老人栽秧困难的问题。

  记者在现场看到,刚抛洒下去的秧苗,立着、躺着……横七竖八、东倒西歪。那秧苗后期的存活率如何呢?

  

  “这个不用担心,三天后秧苗就长立了。”蓬溪县禧德祥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小波告诉记者,抛秧最主要的步骤就是育秧,合作社选择手抛秧盘育苗,保证秧盘里的每一个孔内都有秧苗,秧苗下面都有一小坨营养土,在抛下去后能够自动沉淀。“抛秧没有破坏根系,更利于根系生长和秧苗返青。”

  据悉,今年,蓬溪县禧德祥种植专业合作社共种植水稻1300亩,通过抛秧,每亩水稻产量在1000—1200斤,产值可达1500—1800元/亩,比起传统插秧,抛秧能增产10%-20%,种出的水稻品质也会更好。

  

  省时省力、增产增收的背后离不开高标准农田建设。陈小波介绍说,抛秧技术要求农田平整、水位适宜、排灌方便,这三个关键因素,缺一不可。“我之前一直在种植莲藕,去年12月,文井镇开始建设高标准农田。抓住这个机遇,我开始转行种植水稻。”

  在文井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田型调整基本完成,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排水渠的修建,预计6月底能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基于文井镇正在实施的高标准喜耕田的故事农田项目,陈小波已经开始着手明年的机械化种植。“明年将实现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届时,种田有旋耕机、施肥有无人机、抛秧有抛秧机,3个‘机械手’就能轻松搞定1000多亩土地。”

  

  近年来,蓬溪县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大春水稻集中育秧规模化生产,为水稻丰产、农民增收夯实基础,确保粮食扩面增产,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2020年,蓬溪县投资7200万元,在任隆镇黑白沟村、红五村、红一村、白坭垭村和文井镇白鹤林村、五柏树村、青龙嘴村、新星社区、分水岭村2个乡镇的9个行政村(社区)建设高标准农田2.4万亩(含高效节水0.36万亩)。

  “目前,田型调整工程已经全部完成,田间渠系、塘堰工程基本完工,道路工程和泵站工程正在建设。”蓬溪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副站长冉清说,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项目区的土地将达到田成块、土成型、旱能灌、涝能排、渠相通、路相连标准,为接下来蓬溪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和集约化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全媒体记者 梁惠)

  本文来自【遂宁日报-遂宁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关于作者: 周易天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