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天秤座

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

  

  

  

  【 烽火传讯 】

  西周时,为防备敌人入侵,采用“烽燧”作为边防报警的信号。当时各诸侯国从边疆到腹地的交通要道上,每隔一定距离,均筑有烽火台,接连不断。每座烽火台都有专人守候,备有柴草,一有告急,便以烟或火两种信号报警,通过这样一级一级的传递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把信息很快传达到目的地。如周幽王宠褒姒烽火戏诸侯故事,作为历史鉴戒流传至今。由于烽燧报警迅速及时,直到明清时代,它仍沿用不衰。

  乐清地处东南沿海,明朝为防御倭寇,设海防军事机构卫、所,置烽火台数十座作为报警,以起通信联络作用。

  

  △蒲岐烽火台

  明朝,磐石卫设七处:垟田、池岙、日团、三屿、沙角、章岙和双峰;后所(后千户所)设四处:岐头、白沙、平山、屿山;蒲岐千户所设十处:霞堡、高嵩、娄岙、华秋、双堤、东山、南浦、前塘、后塘和下山头。

  清康熙时,磐石营设八处:沙头、地团、岐头、曹田、池岙、垟田、天妃和山嘴;大荆营设八处:西店、蔡岙、朴头、跳岭、筋竹、鸡冠、白箬和北港。蒲岐设六处:娄岙山、万桥口、白沙岭、竹屿、牛鼻洞、白沙山。

  这些烽火台都建在形势险要、视野开阔的山顶或山嘴,相互联络,前呼后应,组成一条侦察通信线路,在海防御敌斗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 驿站传书 】

  烽火传递军情固然迅速,但不可能完整地表达复杂的军事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军事的需要,依靠畜力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形成传递官府文书的更为严密的驿传制度,和烽燧报警配合使用。

  早在三千年前的商朝,信息传递已见记载,陆路交通已有驲传制度(驲读 rì, 古代驿站专用的车,后亦指驿马)。以车传递曰驲、曰传;以马传递曰置、曰驿;以步传递曰邮。

  秦时汉,已形成一整套驿传制度。在隋唐时,驿传得到空前发展,制度相当完备,官邮交通线以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各地,凡三十里设一驿站。

  唐朝时,乐成县管辖的乌牛(今属永嘉县)已设上浦驿馆。诗人孟浩然于开元二十年(732)岁暮,来访同乡友人贬官乐成县尉的张子容,作有《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诗。诗题中的“永嘉”,是指永嘉郡。上浦馆到宋时改称瀛壖馆。后因行旅不便,江渡迁馆头,瀛壖馆亦移址馆头,易名横春驿。

  宋朝传递政府公文和书信实行军邮制,驿站用马传递文书,称为递。沈括《梦溪笔谈?官政》:“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步递用于一般文书的接力传递,同时承担官府的物资运输;马递用于传递紧要文书;急脚递专门递送紧急军事要件。

  

  △急脚递

  南宋时,温台驿道改经雁荡山,乐清山门乡设有芙蓉驿、窑岙驿。

  元朝,疆域辽阔,军事行动频繁,传递信息的驿站,比前代规模更大,组织更为严密。元初驿站隶属兵部,后由专门机构通政院管理。乐清当时驿传有所发展,共设四驿:箫台驿、横春驿、窑岙驿及大荆驿。进入明朝时仍其旧,明永乐《县志》载其沿革规制:

  箫台驿改称西皋驿。有正厅三间,左右两间分四房,轩檐一间,东西廊各三间;神祠一间,驿门一间,匾曰:“西皋驿”;驿丞舍三间,厨房一间。官制:驿丞一员;吏额:驿吏一名;驿夫:馆夫四名,水夫三十名。驿船:河船五只;驿轿:大轿二乘,小轿十乘。

  横春驿改名馆头驿。驿舍规模与西皋驿同,唯驿丞舍有六间。驿丞一员,驿吏一名;馆夫五名,水夫三十名。江船三只,河船二只。

  窑岙驿,驿舍规模与上同,唯驿丞舍四间。驿丞一员,驿吏一名;馆夫六名,轿夫二十八名。大轿二乘,小轿十乘。

  大荆驿改名岭店驿。驿舍规模同上,驿丞舍三间。驿丞一员,驿吏一名;馆夫六名,轿夫二十八名。大轿二乘,小轿十乘。

  明初,曾增设玉环驿,洪武十二年(1379)并入西皋驿。隆庆间(1567—1572),又增设新市驿、芙蓉驿。

  由于明初沿海设卫、所,在元代所设的东、西两铺路的基础上,新增自大林铺分路的沿江东南铺路,西铺路新增磐石卫前铺一处。至此,全县建置铺舍新旧合并共三十五处。

  清朝,乐清当时的邮路分东、西两路,共有铺舍十二处。清代驿传形式分三等,最快的日驰六百里,其次是四百里,一般为二百里。一般说,只有遇到全省最高长官总督、将军、提督、学政在任上病故或丁忧以及省境内发生城池失守、收复等情况时,才能动用日驰六百里驿递。日驰四百里的驿递,只限用于每年全省的秋审全案,以及每三年大计举劾的奏报和其他紧急公文。

  乐清当时设置驿站与明代同,有西皋、馆头、窑岙、岭店四驿,在康熙、雍正间,驿皆奉裁。

  

  【 民间通信 】

  驿站是官府的通信组织,只许传送官府文书,除宋代准许高官显爵附寄家信外,不准附寄私人信件,私人书信只能托人捎带。

  明永乐间,开始出现专为民间传递信件的通信机构——民信局。到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民信局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全国有大小民信局数千家,布及国内各地,还把业务向海外扩展,称作“侨批局”。民信局一直活动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才被迫停办。

  邮驿通信,对边防、经济、文化的交流诸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为我国古代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直到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二月初七,“大清邮政”奉旨开办,才逐渐替代了这种古老的驿递制度。这年十月,温州邮政局成立。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月,乐清邮政分局成立,隶属温州邮政总局。

  参考文献

  《石塘山居杂文》: 陈纬 著

  文中图一黄瀚 拍摄,图二来源于网络

  【阅读原文】,预订民宿!

关于作者: 周易天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