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姓名测字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于6月25日至28日访问了印度共

  和国,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中)进行了会谈。

  《党史文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一

  1954年6月24日,一架银色客机降落在新德里机场,中国总理周恩来站在舷梯口放眼一望,机场上一片欢腾的海洋,鲜花簇簇,人群挥动手里的鲜花大声高呼:“秦尼一信地,巴依巴依!”(即中印两国是兄弟)。周恩来面带笑容,频频挥手从飞机上走下来,尼赫鲁总理朝他急步走去,张开双臂和周恩来热烈拥抱,相互轻轻拍背,问好。记者们的相机连连闪烁,把这一动人的场面永远留在历史的画册里。周恩来对尼赫鲁说:“中印两国人口加起来9亿6000万人民的友谊,形成了亚洲和世界上一支最强大的和平力量。”尼赫鲁说:“是的,是亚洲和世界上一支最强大的和平力量。”

  周恩来此次出访印度,出于尼赫鲁的特殊邀请。此前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正在瑞士出席日内瓦会议。尼赫鲁得知周恩来在日内瓦会上遇到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出于礼貌,主动伸出手去,但反共老手杜勒斯故意轻慢周恩来,粗暴地拒绝和周恩来握手。这一侮辱性的举动,立即引起全世界的评论。尼赫鲁对杜勒斯的行为简直无法容忍,他非常气愤。于是特地邀请周恩来访问印度。

  6月24日,尼赫鲁派出一架客机专程飞往日内瓦迎接周恩来及其随行人员,又特派代表梅农途中陪同。这时正好日内瓦会议暂行休会,周恩来趁此机会登机访问印度。

  由此可以看出周恩来与尼赫鲁的深厚情谊。而这种情谊的开端,创始于9年前的朝鲜战争。

  

  新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周恩来光明磊落的态度,给与会各国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各方人士纷纷争相请他签名留念。

  二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接着,美国悍然出兵侵略北朝鲜,威胁到中国东北的安全。美国远东军总指挥麦克阿瑟要印度总理尼赫鲁向中国传话,不要对美国在朝鲜的军事进展作出强烈反应。

  但事关中国的领土主权与国家安全,因此,中国政府反应非常强烈。9月21日,周恩来请印度驻中国大使潘尼迦向美国转达中国政府的警告:“如果美国扩大侵略,中国将因其危及到中国的安全而不得不进行反击。”尼赫鲁得到这一信息,特地给从未谋面的周恩来写信,力劝中国忍耐克制:“我坚信,中国再多等待一些时候,定能够和平地实现期望的一切目标,从而赢得全人类的感谢。”很快,处于强权地位的美国把侵略战火烧到中国的家门口,尼赫鲁的良好愿望破灭了。

  中国政府迅速出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严厉打击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美国侵略军被赶到三八线以南。此后,尼赫鲁给英国发出信号,希望英国再别无条件地支持美国,否则西方集团会付出惨重代价。他要求英国让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并让新中国进入联合国。他还倡议举行一次由美、中、英、苏四国参加的国际会议,共同讨论远东问题。接着,尼赫鲁第二次给周恩来写信。他在信中说:“印中两国在历史上饱受欺凌,我们曾嫉恶如仇,奋起反抗。我们今天应依循另外一条不同的途径,通过和平与合作的方式努力争取世界的稳定与安全,这并非表明我们软弱可欺。”

  收到尼赫鲁的信,周恩来提议将四大国会议改为七大国会议,加进法国、印度和埃及。但不久,周恩来严厉指出,美国在联合国一手遮天,竟然贼喊捉贼,联合国在美国的操纵下,居然通过了诽谤中国为“侵略者”的提案,中国政府无法坐下来进行谈判。

  1951年4月,美国总统杜鲁门解除了在侵朝战争中连打败仗的麦克阿瑟在远东的总司令职务,任命马修·李奇微接替,中国提出进行朝鲜停战谈判和战地停火的建议。尼赫鲁积极支持中国的建议。他第三次写信给周恩来,表示愿意担当传话人。周恩来非常感激这位未见过面的热心而又真诚的朋友。

  尼赫鲁支持中国,一则他对美国极力推行侵略政策和强权政治十分不满,再则他认为与中国这强大邻邦国家友好相处对印度至关重要。他希望与新中国的友谊不仅将维持亚洲和平,而且能使团结的亚洲在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中作出典范,开创处理国际关系的新阶段。周恩来对尼赫鲁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所作出的努力是很赏识的,把他当成自己的诤友。

  1951年7月,朝鲜交战双方开始举行停战谈判,但谈谈停停,战火未息。1953年2月,中国强烈抗议美军在朝鲜公然发动“细菌战”,致使谈判进一步复杂化。周恩来通过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转告尼赫鲁向美方施加压力,以全部遣返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也可以考虑自愿遣返方案。尼赫鲁表示愿意帮助,他即命印度驻英代表梅农与英国外相艾登相商此事,周恩来感谢尼赫鲁从中斡旋。

  1953年3月30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议中美双方保证停战后立即遣返所收容的全部坚决要求遣返的战俘,其余战俘交由中立国,以保证他们的遣返问题得到公正解决。尼赫鲁连忙发表外交声明,支持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并大力宣传应以中国政府的提议作为朝鲜停战谈判的基础,呼吁召开大国首脑会议讨论和平问题。与此同时,为扩大宣传效果,他积极主动与各国领导人接触,做工作,促成普遍接受中国提出关于成立遣返委员会的倡议。对尼赫鲁热情友好的帮助,周恩来十分感动。

  1953年6月8日,中美双方终于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关于遣返战俘的协议。由印度、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瑞典、瑞士5国组成“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印度为该委员会主席。继而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字。虽然周恩来和尼赫鲁未曾谋面,但在国际事务活动中,他们的见解、爱憎、愿望和要求基本是一致的,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二十九个国家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

  三

  在周恩来访问印度的两个月前,中印两国曾在北京签订了《中印两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与印度之间的通商与交通协定》,这个协定的前言中首次载入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印度称为“潘查希拉”(即古老的印度教理想)。周恩来此次访问印度,无疑将进一步增进中印两国的友谊。周恩来在印度停留3天时间,几乎天天和尼赫鲁会晤,两位伟人在友好和愉快的气氛中交谈,共同发表联合公报,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印两国发展双边关系的基础。

  周恩来在新德里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声明,强调“革命不能输出”。这解除了一些国家害怕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担心,同时推动了日内瓦会议讨论印度支那和平的进程。尼赫鲁听到周恩来在记者招待会上坦然表明“革命不能输出”的政策,他特别高兴,他很赞赏周恩来儒家君子般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风度,他对印度国大党的党员说:“周恩来的访问使印度和中国的关系更加紧密了。”

  周恩来访问印度期间,邀请尼赫鲁访问中国,尼赫鲁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同时建议周恩来在回国之前去缅甸会见吴努总理,周恩来认为老朋友的建议很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遂飞往仰光访问,与吴努会晤。接着,周恩来前往越南访问,和胡志明一起讨论亚洲和世界和平问题,双方取得了共识,并发表了中越联合声明。周恩来在短期内迅速访问了印度、缅甸和越南三国,尼赫鲁派专机送周恩来回国。

  

  周恩来亲笔修改的《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的原稿

  四

  1954年的金秋10月,北京天高气爽,十里长安大街彩旗飘扬,尼赫鲁总理首次来到中国访问。随行人员有他的女儿英迪拉·甘地夫人、印度驻华大使赖嘉文等十余人。周恩来特地派遣中国外交部办公室主任王炳南和中国驻印度大使袁仲贤专程前往印度迎接。

  当尼赫鲁一行乘坐的飞机在北京机场降落时,早已恭候在机场的周恩来、宋庆龄、陈云、邓小平、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迎上前去。欢迎的群众热烈高呼“中印兄弟友谊万岁”、“热烈欢迎尼赫鲁总理来中国访问”,尼赫鲁满面笑容,不住地向欢迎的群众挥手致意,慢慢地走下飞机来。周恩来笑着迎上去和尼赫鲁拥抱、问候。

  周恩来亲自陪同尼赫鲁前往北京国宾馆,沿途北京市民热烈欢迎。周恩来和尼赫鲁坐同一辆敞篷车,检阅欢迎的市民。中国人民对尼赫鲁一行表达的深情厚谊,使尼赫鲁感到格外高兴,这是他首次访问中国。当天晚上,周恩来总理在京举行盛大宴会欢迎尼赫鲁总理一行。宴会上,周恩来在所作的欢迎词中说:“尼赫鲁先生很早就对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事业抱有同情。在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时期,尼赫鲁先生对中国的团结抗日非常关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尼赫鲁总理领导之下,印度迅速地与我国建立了邦交,印度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起推动并协助朝鲜的停战。不久以前,印度又同科伦坡会议有关国家一起对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作了重要的贡献。现在,印度还在印度支那同波兰和加拿大一起担任监督停战的任务。印度在国际事务中不断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地位。中国人民很高兴在维护和平的共同事业中有印度这样一个友好的邻邦和尼赫鲁总理这样一位卓越的朋友。”

  周恩来的话音一落,全场爆发出一阵春雷般的掌声。紧接着,尼赫鲁作答谢词:“我来这里的访问已成为我们两大国的关系中具有一定重要历史意义的事情。在任何时候,印度和中国的关系将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在目前这个混乱和困难的世界上,这也许具有更大的意义。归根到底,人类比其他任何东西更加重要,生活在中国和印度的将近10亿人民是必须估计的。”他赞同周恩来对中印关系的评估——“我们两国之间没有冲突的记录,只有友谊、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记录。这是两个伟大的邻邦的值得骄傲的传统。”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尼赫鲁看着眼前浩大的宴会场面,每位中国人民对印度来宾流露出真诚友谊,他感到非常高兴,也热烈鼓掌。周恩来举杯向他邀饮,轻轻地碰了一下酒杯,两人一饮而尽互望而笑。大家都在祝愿,中印友谊万古长青。接下来,周恩来和尼赫鲁举行友好会谈,他们再次共同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双方重申,五项原则不仅适用于中印两国之间,也适用于亚洲不同国家之间,而且也适用于总体的国际关系之中,从而为世界和平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原则基础。

  会谈中,周恩来确认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将是代代相传,长存不衰;尼赫鲁确认中印是兄弟,唇齿相依,印中友好天长地久。而周恩来和尼赫鲁的友谊建立在中印共同发展关系上,建立在争取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壮丽事业上。这不仅体现了中印两国人民的心愿,也体现了亚洲和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心愿。诚然,会谈中也有一些分歧,尼赫鲁说,目前亚洲有些小国存在着害怕中国的心理,或许他们也害怕印度。他们担心中国通过当地国家的共产党来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周恩来没有作更多的解释,只是重申“革命不能输出”的政策,指出那些小国的担心是多余的。当周恩来谈到美国的扩张政策以及企图欺凌弱小国家并称霸世界时,尼赫鲁认为美国人民并不希望战争,因为美国人也担心共产主义入侵。

  当周恩来说到美国侵占我国领土台湾及台湾海峡,眼下正在与蒋介石商讨订立共同防御条约时,尼赫鲁并未因此显出不安。周恩来的外交方式一贯都很灵活,坚持求同存异。对于尼赫鲁持不同观点,他完全理解。尼赫鲁来访期间,周恩来陪同他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观看故宫、颐和园、雍和宫、天坛等地。尼赫鲁对颐和园中的颐水园、谐趣园、万寿山、昆明湖、长廊和佛香阁等风景和古老建筑表示出极大兴趣。周恩来还特意安排尼赫鲁观看中国古典戏剧,欣赏艺术大师梅兰芳出演的《贵妃醉酒》和越剧名家袁雪芬出演的《西厢记》等古装戏。尼赫鲁头一回观赏中国经典戏剧,他十分兴奋,赞叹不己。尼赫鲁在这次访华中,曾受到毛泽东亲切接见,两人进行过长谈。

  尼赫鲁访问北京圆满结束返回新德里不久,就对一位外国记者说,他出访中国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他告诉记者,毛泽东是有着伟大成就的历史人物。周恩来是一位杰出的人物,是他见过的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给人的印象是襟怀坦白。而周恩来说尼赫鲁先生是爱好和平人民的使者,印度的杰出的伟大政治家。

  五

  1955年4月18日,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风光美丽的万隆正式召开,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4月15日,尼赫鲁正要起身前往万隆出席亚非会议,忽闻印度派出接送中国代表团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从香港启德机场起飞后不久在加里曼丹岛北部海岸发生空难(当时中国没有航空公司),有8名中国外交官和记者遇难身亡,他大吃一惊,立即部属快快查明空难的原因。他非常关切周恩来的安危。

  本来周恩来是要乘坐印度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前往万隆的,幸运的是周恩来在出发前的最后一刻改变了他的旅程,这样做是为了去仰光参加与缅甸、印度和埃及等国总理的大会前进行的首脑会晤。敌对势力妄图通过谋杀活动阻止周恩来参加亚非会议的罪恶阴谋未能得逞。后经查明,飞机爆炸事件是国民党特务处心积虑制造的恐怖灾难。当周恩来和尼赫鲁见面时,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晚上,尼赫鲁又特地到周恩来的住所看望,问候。4月18日,亚非国家首脑会议在万隆正式开幕。出席会议的有亚非29国代表团,聚集在独立宫。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在于重申亚非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亚非被看作是欧洲的外围,在国际事务中没有发言权。此次会议使亚非国家团结一致,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他们站起来了,决不接受其他大国强加的任何决定,表明他们在国际事务中是不容忽视的力量。

  由于周恩来和尼赫鲁在万隆会议上的出众表现,被众多与会国代表看作是两位闪光的明星人物,备受尊重。许多人认为万隆会议是尼赫鲁为周恩来安排的活动舞台,是尼赫鲁有意让周恩来在万隆施展外交才能。但尼赫鲁却认为周恩来的成功是这位中国总理人格魅力的胜利。由于亚非许多国家代表对新中国缺乏认识,有的还抱有很深的怀疑与偏见。周恩来又是第一次和亚非大多数首脑人物相识,大家对他并不了解,持有怀疑和偏见也是难免的。尼赫鲁在会议上向与会代表热情介绍周恩来,让大家了解他,熟悉他,尊敬他。而周恩来本人表现得非常出色,他在大会上发言说:“从消除殖民主义的痛苦和灾难中寻找共同基础,我们之间就很容易相互了解、尊重、关怀和支持,而不是相互怀疑、恐惧、排斥和对立”……他发言结束,尼赫鲁带头鼓掌,刹那间,会场掌声雷动。尼赫鲁说:“周恩来总理的发言,是一篇极其精彩的演说。”说着,他走上前去和周恩来热烈拥抱,表示祝贺。会场再次爆发出春雷般掌声。周恩来有些动情,向与会代表频频挥手致意。代表们和他的关系拉得很近了。周恩来这是第二次参加国际会议,他又一次充分利用了这次难得的机会,显现给人们一种新中国永恒的友好形象。尼赫鲁为他的成功高兴。关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原则立场,周恩来发表了郑重声明,他说中国尽管是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但绝不会进行扩张或从内部颠覆别国。他说他来万隆正是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增进相互理解。他特别提到,任何国家都应尊重其他国家选择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制度,中国尊重美国和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但也要求对方同样尊重中国的权利,中国不需要特殊的权利与地位,只要求得到公正平等的对待。他的声明留给各国代表非常深刻的印象。会后,印度尼西亚、泰国、巴基斯坦等国领导人分别主动和周恩来单独会谈,相互沟通,增进友谊,解决和改善双方的关系。

  尼赫鲁在会议期间这样记述周恩来:“他在大会和分组会上表现得极为出色,显得能干,温和,讲话总是有理有据,他竭尽全力地会晤各方代表,参加各国代表团举行的各种招待会。他也同他们举行个别会谈。他并不提出任何重要的建议,只是当涉及有些与他坚持的原则对立的问题时才提出反对意见。他显然盼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所以总是尽量表现得随和,即使有时遇到某些代表的无礼言行,他也能泰然处之,克制忍耐。只有一次他在小组会上发了脾气,大喊中国绝不容忍受人欺负。但事情很快就过去了。”

  周恩来和尼赫鲁两人之间的友谊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基础上的。这两位伟人虽早已逝去,但他们的深厚情谊永远留在中印两国人民的心中。

  《党史文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关于作者: 周易天地

热门文章